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题写作》真题
来源:艾老师
材料: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大国,地面广,人口多,历史长,分布全国各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又不一样,所以一年四季就有许多种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且都有相应的节庆活动与文化习俗,如放鞭炮,吃粽子,吃月饼。中国传统节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的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通过书籍记载传承,还有少数来自神话传说,城镇、乡村,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欢庆活动,因而许多节日在具备全国性的同时,还具备区域性特征,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为例,虽然大家都吃粽子、插艾草、佩香囊,但是南方龙舟竞渡给妇女儿童带来的欢乐鼓舞,却远非北方平原地区的人们能够体会到的。
中国传统节日可以扩大历史文化面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地域差异,与区域文化相关,一些同样的节日,南北方之间的文化意义互不相通。比如,虽然都过端午节,但北方并不能体会到南方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可见,人们在节日交流上更多只是注重形式的表层交流,对文化内涵不愿意去深入理解,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唐人街上过春节时,也会舞狮子、挂灯笼、放鞭炮,外国人也会参与画脸谱,但只是图个热闹,无法理解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终究不如国内人民脸上的灿烂。这种文化可以穿过大洋彼岸,但它一定深深植根于神秘的东方土地。
反之,中国人过外国节日也是如此,情人节的甜蜜、愚人节的搞怪、万圣节不给糖就捣蛋,圣诞节在袜子里装礼物,很多中国人也会发朋友圈九官格、抖音、微博,也只是图热闹,西方节日离开了文化内涵扎根的土壤,对于中国人不具备理解的基础,更多只注重形式。
人们在全球化中以娱乐的方式感受着各种文化的形式,电影、电视乃至游戏,从体验感中收获快乐和幸福。
在全球化浪潮下,这种文化交流依然有其意义,各国人民在过节的快乐氛围中,感受着世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世界各国的人们在不同文化中穿梭,感受着灿烂的文化,扩展了自己的眼界,也增强了对生活的感悟。全球化带来了同化,异化、开放、守护。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思潮。这种背景下,文化交流呈现出来的精彩局面是否还能继续呢?亦或是,逆全球化只是个意外,无法形成长久之势。
考试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说文;
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
3.写作具体要求:
(1)标题:不超过30字;
(2)摘要:200字以内;
(3)关键词:3--5个;
(4)正文:2000--3000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
(5)你对材料里的哪些观点有不同意见,请在文后列举说明(2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