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辅导 全方位 高层次 立体式 多媒体融入教学)

询电话:15811108818 艾老师微信:cucvip 加时备注一下名字、考什么专业


中传硕士考研网

 
新闻资讯
中国传媒大学2023《人文社科基础》真题
来源:艾老师 | 作者:艾老师 | 发布时间: 2023-01-23 | 88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社科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 2023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社科基础》真题
来源:艾老师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中国传统的“文”“文学”及“文学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文”在先秦时尚无确定的含义,可以指“文采错杂”“纹路”“文章”或“诗歌”。

B.在先秦时代,“文”往往专指韵文,与不押韵的“笔”即接近现代意义的“散文”概念相对而言。

C.所谓“文学”,先秦时代的含义很宽泛,或文章博学,或儒家学说,或文章经籍。

D.所谓“文学家”,最早是由“文人”引申出来的。

解析:这道题考点----“文”“笔”对举。B不正确。“文”“笔”对举不是在先秦时代,而是在南北朝时期。“文”在先秦时尚无确定的含义,可以指“文采错杂”“纹路”“文章”或“诗歌”。秦汉以后,关于“文”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到了南北朝时期,“文”往往专指韵文,与不押韵的“笔”相对而言。南朝宋的元嘉三诗人之一的颜延之最早提出“文”“笔”对举。

“文”“笔”区别的标准就看有没有用韵。“文”往往专指韵文,与不押韵的“笔”相对而言。(此题参考书出处:《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2.“劝百讽一”这一说法的批评对象主要是( B )。

A.《史记》 B.汉大赋 C.白居易诗 D.李煜词

解析:这道题考点----汉大赋有一个特点就是“劝百讽一”,铺写的内容特别丰富而劝讽之语不过一语带过,这种写法被后世诟病。(此题参考书出处:《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汉赋创作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子虚赋》在子虚先生、乌有先生争夸齐楚诸侯“苑囿yuan you(皇家园林)之大”的无比壮阔场面的层层铺写之后,批评了诸侯王和天子生活的奢侈与淫靡。由于铺写的内容特别丰富而劝讽之语不过一语带过,这种写法被后世诟病,称之为“劝百讽一”。

 

3.开启虚构叙事的“自觉”时代,被鲁迅评为“有意为小说”的是( D )。

A.《山海经》 B.《搜神记》 C.《世说新语》 D.唐传奇

解析:这道题考点----鲁迅曾说:唐人有意为小说。就是说,唐传奇的出现,昭示中国古代文人小说自觉意识的出现。在唐传奇之前,志怪小说是以实录的方式记录传闻,重传实可信,缺乏想象虚构、编织故事情节。而到了唐传奇,是文人“作意好奇”“幻设为文”的产物,通过想象虚构、编织故事情节等方式,从事比较自觉的创作。(此题参考书出处:《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4.在词中大量运用典故,实现词体与诗学传统深度互文的做法始于( B )。

A.柳永 B.苏轼 C.辛弃疾 D.周邦彦

解析:这道题考点----苏轼“以诗为词”。互文的意思是相互沟通,互相补充。

柳永也通过众多典故展现出他的文学功底,但他没有实现词体与诗学传统深度互文。柳永将赋法移植于词(以赋为词)。他的这种艺术手法被冠以“柳氏家法”、“屯田蹊径”。

苏轼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苏轼对词的这种变革,被概括为“以诗为词”。我们知道,诗歌喜欢用典故,苏轼将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大量用典故,移入词中,实现词体与诗学传统深度互文。

周邦彦词中也用典故,但他并没有实现词体与诗学传统深度互文。

辛弃疾“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典故、议论、对话等手法移用于词。(此题参考书出处:《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苏轼“以诗为词”,将诗歌的表现手法移入词中。诗歌喜欢用典故。苏轼在词中也大量用典。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诸葛亮、周瑜、小乔的历史典故。《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用孙权射虎的典故写出城打猎,下阕用冯唐的典故,以魏尚自许。

 

5.明代文学,尤其是晚明文学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商业出版对于推动前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并无作用。

B.商业出版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C.文学生产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盈利为宗旨的商业行为。

D.商业环境改编了作家的生活方式。

解析:这道题考点----第七编明代文学概述第四节商业出版与文学生产。其实元代文学概述在第一年真题就考察了选择题。所以,文学的每一章的概述特别容易出选择题;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商业出版的繁荣,明代文学,尤其是晚明文学,不纯粹是一种精神产品,而是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文学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盈利为宗旨的商业行为(C正确)。例如,前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既与明代复古思潮密切相关,相关选本的商业刊行也功不可没(A不正确)。明代散文流派唐宋派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是现存最早的八大家散文选本,唐宋八大家之名随之流行。商业出版对通俗文学发展的影响,更是引人瞩目(B正确)。商业语境还改变了作家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从事创作,还涉足编辑、出版、评论等各种文化活动。过去的文人一般只有出仕为官一条窄路,如今却能借商业市场出人头地、名利双收,其中最负盛名者莫过于陈继儒(D正确)。(此题参考书出处:《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6近年来,风靡一时的“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基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一部历史著作提出的( )。

A.《历史》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希腊史》 D.《万人军远征记》

解析:这道题考点----希腊的文学、哲学、史学中的史学。

公元前5世纪中的希腊历史著作以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最为有名。前者记述了波斯和希腊之间的冲突。后者则主要叙述公元前5世纪希腊黄金时代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斗争。(此题参考书出处:《世界文明史》)

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援引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一句话:“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他根据这一论断来观察过去500年世界大国竞争的历史,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说,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崛起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或者叫霸权国、守成国),而现存大国因为惧怕崛起国,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年轻力壮的狮子总想成为狮群的首领,而现有的首领一定会将他扼杀在摇篮里。

两千年后,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被美国用来隐喻“美苏冷战”,2012年,曾出任美国智库的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再次杜撰出修昔底德陷阱来论述中美关系。

然而,真的存在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吗?我们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精心包装的话语陷阱。美国历史学家阿瑟·沃尔德隆曾撰文驳斥“修昔底德陷阱”。他提出,今天的世界与古希腊截然不同,人类有更多的智慧来避免历史重演。我们相信,和平、发展、合作、互利已成为当今时代政治话语的主题。我们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7.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交通通道。一般认为,丝绸之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派出副使访问当时的大国( B )。

A.波斯帝国 B.安息帝国 C.萨珊帝国 D.罗马帝国

解析:这道题考点----中国与安息和萨珊王朝的文化交流:安息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一百多人的出使队伍离开长安,经陇西向西进发,但不久就被匈奴俘虏。张骞始终没有屈服,并在11年后乘匈奴防备疏松,终于和随从人员逃出匈奴。公元前119年(一说公元前115),张骞率领300人的使团第二次出使西域,带着丝绸等珍贵物品和大批商旅随行,来到乌孙、大宛等国,他们的副使还到达安息,拜见了安息国王。据说安息国王非常重视他们的来访,派两万骑兵迎中国使者于国界之外。以后又派遣使节回访汉朝,并献上鸵鸟蛋和杂技艺人。一般即以这次中国安息使节往来作为丝绸之路正式建立的标志。(此题参考书出处:《世界文明史》)

 

8.欧洲启蒙思想家( D )是一位有名的中国迷。他几乎言必称孔子。他于1767年写就了《中国专制制度》一书,由此为自己赢得“欧洲孔夫子”的雅号。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魁奈

解析:这道题考点----“欧洲孔夫子”A.伏尔泰和D.魁奈,两个人其实都有这个叫法。但是这道题限定了他写就了《中国专制制度》一书,所以只能选魁奈。魁奈对奉行儒学的中国文化和政治体制颂扬备至。(此题参考书出处:《世界文明史》)

 

9.不属于俄罗斯文明特征的是( A )。

A.天主教的政治作用突出。

B.沙皇专制长期延续。

C.社会惰性与社会变革并存。

D.具有强烈的扩张倾向。

解析:这道题考点----俄罗斯文明特征。A.应该改为:东正教的政治作用突出。1054年,基督教发生东西方大分裂。天主教(西派)普遍用拉丁语,东正教(东派)普遍用希腊语,具有希腊文化的痕迹,它注重礼仪和强调正统。

俄罗斯正教会成立于11世纪,为东正教的一部分。发展到现今,俄罗斯正教会也越来越超过希腊正教会,成为了东正教内的中坚力量。(基督教的教派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小教派,目前全世界约有23亿基督信徒。)(此题参考书出处:《世界文明史》)

 

10.获得独立后,非洲各国纷纷开始探索自身的现代化之路,不属于非洲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是( D )。

A.资本主义 B.非资本主义 C.村社社会主义 D.民主社会主义

解析:这道题考点----非洲文明发展的不同模式。

第一,资本主义;第二,非资本主义----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模式的本质就是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现从殖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这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对非洲的渗透和影响分不开。许多国家奉行“科学社会主义”,实际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第三,村社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道路的,以非洲传统村社为基础的一种发展道路。这三种发展道路虽有很大差异,但从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此题参考书出处:《世界文明史》)

 

11.以下关于“文化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媒介形象穿越国界在世界流通,文化越来越全球化。

B.文化全球化在消灭地方文化。

C.地方文化对文化全球化的抵抗是文化多元化的体现。

D.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我者”与“他者”的身份混杂趋势在增强。

解析:这道题考点----媒介全球化

A.正确。媒介全球化跨越了文化的界限,文化越来越全球化。

B.不正确。原书的确提出“美国的电视、电影和音乐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很常见。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外国的进口产品甚至统治了当地的文化。”但原书作者不是要谈这个,

而是紧接着在后面,证明这个观点是复杂的,是有争论的。这些话就出自这一小节“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原书:一些标志标明地方文化比我们想象的富于抵抗力。比如我们可以进行保护地方文化的斗争(如出台限令);而且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美国产品有不同的解释(积极的受众的能动性),而且不是美国所有媒介产品都占统治地位,对不同种类媒介要加以区分(如美国电影在很多别国有市场,但美国别的媒介产品如美国音乐、美国新闻不见得有优势)。一些当地制作的节目很好地迎合了当地的文化,因而会非常流行。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本地制造商能够成功地与全球媒介企业集团竞争。

上述文字都证明:地方文化有抵抗力,可保护,能竞争,文化全球化不会消灭地方文化。

C.正确。参见上文,一些标志标明地方文化比我们想象的富于抵抗力,出现文化多元化。本题再次印证,严格学习、深入理解参考书,才不会理解偏差。

D.正确。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我者”与“他者”的身份混杂趋势在增强。原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而是混杂到了一起。正如一些人所说的,我们正生活在“后工业化”或“信息化”社会。

 

12.以下关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提法不适用于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B.“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缘起于信息生产与分配严重不平衡。

C.“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是必要的。

D.“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旨在矫正信息分配机制和结果。

解析:这道题考点----全球性的媒介内容(全球化的媒介内容)----信息流里的政治----“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之争。这道题比较简单。

自从世界进入大众传播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科技主导着全球传播的话语权,它们的文化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研讨,提出了一套旨在打破现存的世界信息传播不平等格局的改革方案----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这种改革试图反抗由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全球媒介集团支配的全球传播秩序,建立一种更加民主的、公平的、均衡的新的全球传播体系。这是第三世界国家对现存的全球传播秩序造成的信息不平衡、文化侵略、文化帝国主义等现象的不满和对本国文化生存、信息生态可能造成伤害的担忧。所以BCD正确。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种提法仍旧适用!网络空间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不能任由网络霸权横行。所以A不正确。(此题参考书出处:《媒介·社会》)

 

13.在媒介组织与从业人员的关系中,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D )。

A.媒介组织的规范性要求影响从业人员的内容生产。

B.媒介组织的内容生产惯例约束着从业人员的内容想象。

C.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打破惯例试图改变媒介组织的生产规则。

D.媒介组织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而言是一种压迫性的约束因素。

解析:这道题考点----第四章媒介组织和从业人员

A.准确。媒介组织的规范性要求影响从业人员的内容生产。←束缚性

B.准确。媒介组织的内容生产惯例约束着从业人员的内容想象。←束缚性

C.准确。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打破惯例试图改变媒介组织的生产规则。←能动性

原书:从业人员制定某些规则或规范来确保节目选择过程的顺利且常规的进行。

D.不准确。媒介组织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而言是一种压迫性的约束因素。(不是压迫性,应该改成束缚性(约束、限制的意思))

这道题让选不准确的,压迫性说法不准确。全书,本章没“压迫性”三个字,只有束缚、约束、限制。此外,从业人员能动性很大,如对政治约束的回应:法律条文的通过是一回事,执行管理是另一回事,从业人员可不执行。

国家的管理政策通常需要解读,这就使得媒介组织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读这些规则。

总之,媒介组织的要求对从业人员不是一种压迫性(强制别人服从自己),只是限制、约束。

(此题参考书出处:《媒介·社会》第四章媒介组织和从业人员)

 

14.以下关于媒介技术与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媒介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B.媒介技术不能用社会建构加以解释。

C.媒介技术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

D.媒介技术具有束缚人类行为的作用。

解析:这道题考点----第九章媒介技术与社会变化

此题参考书出处:《媒介·社会》,“媒介技术与正在进行的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这部分的原书标题就叫做“媒介技术的社会性建构”。所以,A选项正确。那B选项就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两个选项是相反的说法。

C.准确。媒介技术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有同学把这句话断句为:媒介技术----

是----自身发展的结果。如果这么断句,这个选项就不对了,脱离了社会建构影响。

但实际这句话的断句是:媒介的技术----是(广泛的)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

这样理解这句话就没毛病了。如电子媒介技术、数字媒介技术都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

D.选项出自参考书原话,作者再次强调:这种认识建立在从社会学角度理解媒介技术的基础上。

《媒介·社会》不用扩展任何传播学知识点,这本书强调的是社会学的束缚性和能动性!这是本书核心!比如媒介技术→(束缚)人类行为。媒介技术是一个结构性的约束!再如大题考了“积极的受众的意义的建构”就是考的受众的能动性!

 

15.关于广告与新闻媒介的关系,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C )。

A.广告以一种总体来说可预测的方式影响新闻,而不是直接决定新闻内容。

B.广告并不能直接决定新闻的内容,但是新闻也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广告之外。

C.新科技和市场定位在改变媒介的大众定位,也在改变广告的媒介投放定位。

D.新媒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广告主的重要影响。

解析:这道题考点一广告对新闻媒介的影响。广告对新媒介的影响。

A.B.准确,出自《媒介·社会》参考书原话。

D.准确,出自广告客户(广告主)给新媒介技术经济支持,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原书: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客户(广告主)的经济支持。例如,对于互动电视和以光盘形式存在的杂志的大面积推广,都被认为是“通信革命”主要潜力的代表,但因为部分广告商对此缺乏信心而使推广受阻。原书作者专门举例来证明广告主对新媒介技术的重要影响。

C.不准确。新科技和市场定位在改变媒介的大众定位(←准确),也在改变广告的媒介投放定位(←不准确)。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要陈述中唐时期各体文学的发展状况。


2.结合“解放区文学”简述“民族形式”的创作体现。


3.从根本上来讲,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性。请简要陈述个人的独特性如何可能为他人所理解?


4.简述传统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谈谈你对传统东亚文明的特征及其现代化转型特点的认识。


2.请论述积极的受众与媒介信息的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